新聞資訊
擱淺的江豚如何“重生”|動物標本修復、制作
發布時間:
2020-07-17
來源:
福建恒達教育裝備
作者:
福建恒達教育裝備
2020年1月在漳州市東山島海域發現一只擱淺死亡的小江豚。經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等相關部門研究決定,將由給福建恒達標本其修復并制作成標本向公眾展示,呼吁全社會力量對愈來愈稀缺的江豚關注與保護,不要讓長江里的微笑天使從我們身邊消失。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制作中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制作中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制作中
江豚,是一種小型鯨類,胎生的哺乳動物,通常棲息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,也能在大小河流的下游地帶生活。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成品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成品
恒達標本團隊江豚標本成品
江豚屬可以分為三個物種,即長江江豚、東亞江豚和印太江豚。除了長江江豚為淡水江豚外,其他兩種為海洋江豚。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(包括日本海域、朝鮮半島海域,中國和東南亞沿海)、以及印度洋亞洲部分近海海域,包括淺海灣,紅樹林沼澤和河口,偶爾會出現在遠離岸邊的淺水海域。
印太江豚分布在臺灣海峽以南的印度-太平洋沿岸水域,東亞江豚分布在臺灣海峽以北的東亞沿海水域。
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,已在地球上生活了 2500 萬年,被稱作長江生態的“活化石”和“水中大熊貓”。
江豚擱淺的原因
江豚擱淺的原因很復雜,包括地磁干擾、極端天氣、聲納系統和神經系統自然老化或因病損壞等都可能是成因,而化學污染,海洋工程,船只干擾等人為因素,同樣可能造成江豚擱淺。
當我們遇到鯨豚擱淺,應該怎么做呢?
在實施救助之前,我們要記住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。擱淺的鯨豚是野生動物,它們可能攜帶各種病菌。即使是擱淺的鯨豚,它的尾鰭也具有很大的殺傷力,在救助的時候要保證人的安全。
發現擱淺鯨豚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打電話求助,不要試圖自行救助。由于中國目前還沒有成熟的鯨豚救助網絡,這類事件一般可以先報告漁政部門,然后由漁政部門處理或聯系相關的機構。
相關資訊
10月25日—28日,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,省教育廳、昆明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開幕。山海恒達科技以其在教育裝備領域的創新成果,吸引了眾多教育界專業人士的目光。